首页 > 新闻报道 > 记住这一刻——中山大学2010届毕业典礼暨2010年学位授予仪式进行时

记住这一刻——中山大学2010届毕业典礼暨2010年学位授予仪式进行时

今年,黄达人校长依然要出席每一场仪式,微笑地站着,跟总共19场、16000多名毕业生握手道别。黄达人校长把这场隆重的仪式称为“毕业嘉年华”。看到校长如此劳累,同学们都很心疼,黄达人校长却说:“我乐在其中呢,一点都不累。作为一校之长,平时很少有机会跟同学们直接接触和沟通。现在,我们的孩子要毕业了,我亲自跟他们道别,也是应该的。”校长还说:“每一场仪式下来,心情都十分愉快。因为,这些可爱的年轻人给了我很多惊喜和感动。”

这一次握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在仪式现场,很多同学情不自禁地拥抱了校长,每当同学在接过学位证书后期盼地问道:“校长,我可以抱一抱你吗?”黄达人校长总是亲切地答道:“可以呀!”社会学系的硕士毕业生黄晔说:“本科毕业的时候由于保研还要留在中大,没有太多伤感,但现在硕士毕业了,真的就要离开中大了,心情特别不一样,谢谢中大六年来的培养!”法学院的刘同学走下受礼台后兴奋地同朋友说:“校长抱起来很温暖……”她说,即将离开中大,心中满怀不舍,便忍不住想要抱抱校长;而且看到校长在台上那么久,十分心疼,只有用拥抱来传达自己的关心。也有一些同学过于紧张,在拥抱校长的时候不小心弄掉了帽子。“慢慢来,不要紧张。”此时黄达人校长和蔼亲切的话语轻松地化解了台上同学的尴尬。


拥抱,让不舍留在心中

这一刻,是激动,是兴奋,是感恩,是离别时的不舍,是回眸时的深情……让我们用激动的语言、精彩的图片,将这一刻,永远留在心中……


我们的时刻,我们共同见证

师长寄语
李仲飞教授:
“希望我们的毕业生再奋斗十年,逐渐真正地成才,超过老师们,青出于蓝胜于蓝,这是我们当老师的期望。我们的毕业生比以前成熟了,无论是他们学习的手段上,如利用网络等,他们不是只会读书,还能服务社会,积极找实习、找工作,他们比过去的学生更成熟,更有这个意识了。”
毛蕴诗教授:
“希望学生们毕业后能在事业上做出成绩,为社会做出贡献。发扬母校的在学术上的光荣传统,也发扬我们的校训的精神。”


“我数123,大家一起喊‘茄子’!”

李新春教授:
经过今天的典礼,我们的同学就要“走向社会。今天的仪式有点像教堂的摸顶仪式,希望每个同学经过这次‘摸顶’之后真的能‘开光’,展翅高飞。”

丁力教授:
在校长为每一位毕业生颁发毕业纪念册时都会鼓掌。这是老师应该做的。学生毕业了,经过几年的学习培养,能够顺利获得学位,我为他们感到开心、骄傲和激动。

黄仕忠教授:
十年前,我在日本参加大学典礼,校长为每位毕业生颁证书,觉得典礼很隆重,每位毕业生终生难忘。中大有这样的毕业典礼,是与国际接轨的一种表现,加深了同学们对学校的忠诚度和感恩心,是对同学们若干年学习的回馈。

马骏教授:
今天,对在场所有政务学院的学生,我有两个希望:一是希望你们走出校园之后,既要适应社会,也要改变社会。只有适应社会,适应新的角色,你们才能够有所作为;但一味的适应不会使历史进步,在坐的各位,我希望你们能够为中国的进步作出贡献,让中国越来越富强,而这就需要改变的勇气和魄力。我希望走出校门以后的你们,不要忘记大学里的激情和梦想,要做一个善于适应、勇于改变的人,成为未来所需要的人才;二是希望你们能够坚守良好的职业精神。今天,从校长手里接过学位证书的那一刻起,你们就从学生变为职业者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无论身处哪一个行业、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尽力做到最好。这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却正在缺失的职业精神。我期待你们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出中大政务学院的学生才有的职业精神!

“儿子,你是老妈的骄傲!”

程信和教授:
今年已经是第四次作为主礼教授参加学位授予仪式了,我感到无比荣幸;看着中大所培养的一届又一届学生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激动和欣慰的心情不言而喻。学位授予仪式作为中大的传统,体现了深厚的人文精神。通过这种形式让毕业生对母校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表达出中大对学生的期望,鼓励他们走出校门,奉献社会,为学校争光。所以,对于他们,我仍旧寄予那句老话:今天你们以中大为荣,明天中大将以你们为荣!
郑卓教授:
这一届学生是我们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这句话不是每年都会这么说的。
黄宁教授:
大家从校长手里接过证书,就分配到不同的社会岗位去了。请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牢记中山大学,牢记中山先生的教诲,为祖国、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有了亲人的支持,我们才能走的更远

丘志力教授:
今天的仪式非常隆重,毕业典礼是大学文化一个很重要的宣扬和传承的环节。每年学生们从校长手中接过学位证书,就像是从校长手中传递了力量一般。
校长年纪已经不小了,但精神真的非常好。在这里站五天,用亲切的笑脸去迎接一万四千多名学生,跟他们握手,黄校长确实是让人太感动了。
我已经参加过许多届毕业礼,就这次来说,安排是越来越丰富,气氛也是越来越好。这是中山大学的一个符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让同学们发出最真诚的声音的一个平台。
李适宇教授:
今天有些同学掉帽子,希望以后不要掉链子。相信你们经过磨练,不会掉链子的!
尤黎明教授:
我想我们的每一位毕业生,无论你将来走向何方,无论你选择何种职业,都应该学习卢惠清顾问这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贡献精神。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为我国护理事业做出贡献。临别之际,希望同学们记住,中山大学永远是我们的家,常回家看看。
庄诗美教授:
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杖权,象征教育崇高和知识圣洁
陈国锐教授:
很高兴今天能参加这个仪式,手握权杖,跟着黄校长他们,来到这里恭喜我们的学生终于成长了。希望他们好像我一样——我做了56年的医生,现在还在开门诊。

松阳洲教授:
以前一不明白为什么校长看起来那么年轻、阳光。今天参加仪式就明白了,因为他经常和年轻人接触。如果有一项吉尼斯纪录是选和最多大学生握手的校长的话,那黄达人校长就能破纪录了。
凌均棨教授:
十年来,我们参加了很多次毕业典礼,获得很多很深的体会和感想。我想起十年前,刚刚认识校长的时候,记得校长说过一句话,叫做“大气做事,和气待人”,我当时就用这个写了一幅对联。当时我们就是在这句话的影响下,带领口腔医学院去奋斗。今天很多口腔医学院的学士、硕士和博士们将要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真正的医生。我们为你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同学心声:
一位师兄满脸兴奋说道:“校长说,文学博士你好!我说,谢谢校长!”
一位中文系师姐说:“走上讲台太紧张了,感觉太快了,像做梦一样。只看到校长笑得超级慈祥!”
一位师兄微笑着跟记者说到:“刚才校长跟我说:年轻人以后要好好加油!”
一位毕业生不无惋惜地说到:“看着校长那么和蔼的微笑,很想说几句话,却又匆匆过去了。”
一位博士毕业生师兄满怀感激之情说到:“刚才在台上我跟校长说,三年前,我硕士毕业与您握手了,今年又与您握手,感谢中大五年来对我的培养!”
管理学院一位学生家长:“我今天特地从湖南赶过来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的。心情很激动很兴奋。女儿在中大的四年一直在成长进步,她会继续留在中大读书。感谢中大!”
传播与设计学院第一位上台领取学士学位的肖遥同学形容了刚才喊出“我爱你”时那一刻的心情:“我觉得非常荣幸,非常激动!这是我们四年的心声,我们对学校、对学院、对校长都有一种感情在。今天千言万语都汇聚成了这三个字——‘我爱你!’,感觉非常直接,非常开心,非常痛快!”

整理好,以最美丽的姿态走上主席台

外语学院黄孟玲:“校长很慈祥,心情很激动。校长应该听到了司仪报的名字,当我走上台时,唤道:‘孟玲,你好!’让我觉得校长是很真诚地为每一个人颁学位,而不是作为任务来完成。”
心理学系的徐立力在台上跟校长比划了好久:“校长问我心理学的就业怎么样?觉得校长很仁慈,很平易近人。觉得毕业典礼是人生中重要的一刻,迈上了人生至高点的转折。”
奥运冠军劳丽诗:“今天参加毕业典礼很高兴,毕业时对以往学习成果的回馈。中大的读书氛围很好,学习要求高,我是广东人,中大自然是我的首选。”
明星同学:
乡村支教:在平凡中追寻自己的价值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张海燕:“我梦想当一名老师,想回家乡汶川支教,但后来听说汶川没有支教岗位了,所以只好先去清远支教两年,两年后再到汶川灾区支教了。因为我从小受到身边的人的影响,得到过许多老师的帮助和社会的很多资助。我在大学逐渐确立了当老师的理想。”
新时代“村官”的梦想
亚太研究院本科毕业生童华灵,他放弃了南方日报社丰厚的工作和广州大城市的丰富生活,选择回到了梅州农村基层去当一名“村官”,他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家乡还有那里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有着浓厚的感情。农村培养了很多大学生,可惜很多人才都倾向于留在珠三角,我就想着回去为农村做点事情吧,同时也可以就近照顾年老多病的父母。再说,基层也是一个很大的锻炼平台。我相信我可以在那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的。”
中大,让我感动
来自塞舌尔国的朱妮特,是第一场毕业典礼最后一位同学,当这位黑皮肤卷头发的留学生走上主席台向校长深深鞠躬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朱妮特激动地说:“我本科也是在中国的另一所大学毕业的,当时的毕业礼把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分开了。但是今天在中大,我没有被分开,我感觉我跟中国的其他学生是一样的,我很感动。中大是一个美丽的学校,我在这里遇到很多好学、善良的同学,我学到了很多!”

朱妮特:美丽的中大会让我时时想念

哈达献给母校和校长
资讯管理系的才旺扎巴向校长献了哈达:“哈达,表达的是对母校、校长的尊重和崇高的敬意。”一开始不敢,后来鼓起勇气走上台献了哈达。今天,在广东的亲人也来了现场,心情很激动。以后将回去建设家乡。在这种庄严的仪式中,让我更深地体会到,中大是我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部分,4年的成长离不开同学、朋友们的关怀。”
和宝宝一起领学位证书
在今年的学位授予仪式上,有一些特殊的小嘉宾出现在台上,他们是和准妈妈来到现场的宝宝,不久即将出世的他们提前和准妈妈一起分享这一难得的荣誉。方丽荷是管理学院的在职硕士生,在东莞工作的她,每个周末都风雨无阻地到中大研修MBA课程。在开学之前,她原本以为在职研究生多少会与学校氛围有所隔膜,但中大浓厚的人文气息、丰富精到的教学内容和极高的到课率都让她很快就融入这个环境。而如此隆重而庄严的学位授予仪式,更是让她无比深刻地感觉自己就是中大的一份子。两地兼顾的学习生活虽然辛苦,但丈夫的陪伴和宝宝的到来却让她感到无比温暖。今天和宝宝一起接受学位授予,她感到十分兴奋。而谈起求学中的点滴,她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这份学位证书,是三个人的功劳!”
另外一位准妈妈彭玲也是怀着八个多月大的宝宝,走上受礼台,看到慈祥而温和的黄校长时,她忍不住给了黄校长一个大大的拥抱,激动地说:“校长,我希望将来宝宝能和您一样有学问!” 对于这些即将到来的小生命,黄校长同样满怀祝福,他亲切地回道;“祝贺你!一定会的!”
以这份荣光告慰天堂里的父亲
政务学院在职硕士徐爱东是带着父亲的照片一起上台接受学位授予的。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无比喜悦和激动的时刻。但徐爱动却带着激动和悲痛的心情迎来这一天。激动的是她终于获得了为之努力已久的学位证书;悲痛却是,一直支持和鼓励着她的父亲竟无法看到这一刻。从工作岗位回到校园,读研三年对于她来说并不容易,一直以来最大的动力都是父亲对她的期许和支持。但过早离去的他却无法和她共享这一刻的荣光,所以今天她带着父亲的照片一起上台,希望天堂里的父亲能够为她感到骄傲。站在台上的她泪流满襟,对校长致敬并请求谅解。黄校长十分理解地握住她的手,真挚地说:“我相信你父亲会为你骄傲的!祝福你和你的家人!”
我想作一盏照亮中大的明灯
校长问:“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有什么不同?”法学院李子扬同学说:“法律硕士是综合性人才,是中国将来更需要的人才。请您记住我的名字,希望我将来能为中大争光。”当他和校长握手时,台下响起了掌声,因为之前他曾因论文获奖,参加过关于东莞经济转型的研讨会,在5月份的《南方都市报》占据较大的篇幅,“校长不怕辛苦,跟每一位毕业生握手,令我很有一种为中大争光的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想作一盏照亮中大的明灯。”

第一个被校长拨穗的人
政务学院郑泽渠同学一个不小心,竟成了第二天全场第一个被校长拨穗的人。他说:“心情非常激动,感觉特别荣幸,今后会铭记这一时刻。以后会铭记校训,在基层工作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发光发热。不求独善其身,但求兼济天下!”


盼望着,我是下一个被拨穗的人

比金牌更珍贵的学位证书
在6月29日的第二场授予仪式上,第28届奥运会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杨景辉和2000年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女子举重63公斤级冠军并屡次打破世界纪录的陈晓敏一同站到了受礼台上,由黄达人校长授予硕士学位。曾经站在奥运领奖台上的他们,今天站在中大毕业典礼的受礼台上,接受学位授予和全场同学的欢呼。从优秀运动员到优秀学子,昔日在运动舞台上为国增光的他们,今后也将以中大学子的身份奉献于社会。
陈小敏2003年来到中大修读硕士学位,但由于工作等各种原因,毕业答辩一推再推,直到今年,她才终于拿到盼望已久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站在神圣的受礼台上,面对着庄严而慈祥的校长,她心中澎湃不已。从运动场回到课堂,对于一位运动员来说,是一个颇具考验的转变。她十分感激国家和中大对运动员破格深造的政策,也格外珍惜这个机会。捧着刚从校长手上接过的学位证书,她满怀感激地说:“对我来说,这是比金牌更珍贵的证书。如此一场毕业盛会,将令我终身难忘。”


笑,是这几天最多的表情

“校长,抱一下!”

因为事前有被提醒,为维持秩序,大家尽量不要拥抱校长。数计学院又是以感情内敛的男生居多,上午第一场学位证书颁授仪式里,与校长热烈拥抱的同学毕竟不多。陈旭安同学算是其中一位,并且这个拥抱充满激情。他说事先并没有想到要去拥抱校长,但是站在台上面对着校长心情非常激动。“刚好又在鞠躬时帽穗掉下来,校长就帮我拨了下穗”,陈旭安边说边演示着拨穗的动作。“当时突然觉得很感动呀,激动起来,就情不自禁地拥抱校长了”,陈旭安同学说着的时候难免有些羞涩,但眼中的激动似还未褪去闪闪发光。
吴彩捷同学给予校长的拥抱,引来了台下不少的欢呼声,因为这个拥抱太动感,激情十足。吴彩捷同学说,本来有规定是不能够与校长拥抱的,可是看着前面有不少同学抱了校长,她也很想好好抱抱这位仁慈和蔼的校长了。她本来还是个相当内向的女孩子,上台前还担心着自己上去了可能就没胆量拥抱校长了。谁知道,一站在台上,心情就开始激动起来,激动过后就已经抱上去了。她还说,刚才实在是太激动,现在写字手还在抖呢。
跟校长是同一研究方向的

陈志城同学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研究的方向是小波分析。他事前就知道黄达人校长也是学数学的,还是教数学的,研究方向还正就是他的方向。所以这次颁授仪式,有机会能够与校长面对面,上台以后就忍不住向告诉校长他的研究方向。之后还给了黄校长一个大大的拥抱。陈志城同学说起当时,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激动了,激动得现在回想起,当时黄校长似乎还要对他说什么的。然而,太紧张激动,校长“志城”两字刚开口就被他打断了,现在才想起还不免有点可惜。

“台下有我的四百名学生”

吴春燕同学是今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平日繁忙的硕士课程学习外,她还兼任了本科班级的辅导员助理的工作。当她站在台上领受校长颁发的证书时,激动又自豪地对校长说,“我在中大已经学习六年了,台下坐着我的四百名学生”。当她在台上的时候,台下响起了她的学生们的欢呼声。这正是一种与母校的联系,又联系着她与她的学生们。现在她毕业了,她的学生也毕业了,但是他们都不会忘记母校,他们是永远与母校联结着的。


飞上天空的,不仅是帽子,还有我们的理想和梦想

我要到西藏支教

李斐同学在上台领受学位证书书,向校长报告自己准备要去西藏支教一年的事情。黄达人校长亲切地回应,中大的支教队是一个品牌。李斐同学说自己准备用一年时间支教西藏,以完成回报社会的心愿。家里虽然有不少反对,但经过她的劝说,已经基本同意了。她眼中有的是对未来对信念的坚定。
亲了校长的女生

黄珊珊同学说自己本来只是想抱下校长而已。但是想着前面的女生才刚刚拥抱了校长,仅仅的拥抱似乎太普通了。校长那么辛苦,在那里站了几乎整整一天,一直跟同学们握手、交流,给同学们颁发证书和纪念册。她想,最能表现爱的方式是亲吻,那么就用吻去传递自己对校长的孺慕爱戴吧。黄珊珊说,其实这次举动也有一时冲动的成份。当时校长竟然叫出了她的名字,那么亲切,那么和蔼,所有激动紧张刹那间都成了行动,成了那情深意切的一吻。她说自己已经保研,二年后,还会再亲一次。

“校长请拍拍我的头”

林鸿斌同学在台上被校长拍了拍额头,台下的观众都感到很诧异。原来,他在台上主动向黄校长要求,“校长请拍拍我的头”。这是林鸿斌同学预先就想好的,他说在这么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想要用特别的行动符号去记录,于是就想出了拍拍额头这个奇怪的动作。他说,在台上真的非常紧张,原来还想好的一席话,站在台上,看着和蔼可亲的校长就忘光了。林鸿斌同学的妈妈今天也参与了观礼,他希望妈妈也能够看到自己人生中这一纪念性的时刻。


等待,同样幸福

校长为他戴帽子

光华口腔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周雪燕上台时,整个帽子掉到了地上。弄了很久也没戴好,终于戴得差不多时,校长抬高双手,帮她理正帽子。随后周雪燕和校长拥抱,对校长说:“校长您辛苦了!两年后,我们再见面!”
护理博士之路,她走了22年

高铃铃是护理学院今年唯一的博士毕业生,也是护理学院史上第2个博士生。因为种种原因,高铃铃的学业之路走得很艰难。她是88年的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90年代她参加了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的研究生项目,2001年才毕业。在此期间,高铃铃在医院工作过,后来又加入中大护理学院的教师队伍。与此同时,她还是一个孩子的妈妈。身兼学生、老师、母亲的高铃铃克服重重坚持了下来,完成了博士学业。她说,护理事业很平凡,不能赚大钱,但是它有意义,在她心目中是一种高尚的事业。
当司仪念出“高铃铃”的名字的时候,台下一片欢呼,因为下面有不少毕业生就是她的学生。令高铃铃感动的不仅有学生的欢呼,在台上时,黄达人校长问她,“你是第二个吧?”原来黄达人校长竟然记得到目前为止护理学院培养出来了几个博士。

以后要当中山大学的校长

今天(7月2日,第13场),环境学院和地理学院各有一位本科生跟黄达人校长说以后要当中山大学的校长。黄达人校长问他,要多久?他说三十年!另一个说,他一定要主政中山大学!“看来校长这个位置还是很有竞争力的。”黄达人校长笑着说。
黄达人校长说的两位同学,其中一位就是地理学院的余同学,他被保送到北师大读研。他上台的时候跟校长说:“我希望有一天能像您一样从事高等教育事业,当中大校长。”校长回答说:“很好!”走下领奖台,他还是很激动,满面笑容:“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我的目标。我早就想好了要跟校长说这句话。大家都知道高等教育目前存在很多问题,虽然现在我们能做的不多,但是应该有目标。我们先成长,然后做事。”

标准的鞠躬

环境学院李同学上台后,在离校长几步远的地方深深鞠了一躬,领完证书后,走了几步,又朝校长鞠了一躬。他跟其他毕业生明显不同的动作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被问到原因时,他回答说:“我是看外国电视剧学的,行礼先退后一步再鞠躬,走了两步再鞠躬。其实很多同学的动作是不标准的。我的动作是事先都想好了的。”

全奖男孩助母抗癌11年

生科院的学位授予仪式上,黄达人校长亲切地拉住李瀚铮同学:“来,转过来,我们合个影。”随后,黄达人校长又紧紧地拥抱了他。颇感意外的李瀚铮把本来想对校长说的话都忘了。11年前,李瀚铮的母亲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随后又相继患上其它两种癌症,生存机率只有1.75%。年幼的李瀚铮在瞬间长大,每天鼓励妈妈同疾病做斗争,并从此立志研究生命科学,能够发明新药治疗好和妈妈一样的病人。今年,李瀚铮被全美最著名的医学院之一贝勒医学院和著名的达特茅斯医学院同时录取为博士生,并且都是全额奖学金。


这一次的拥抱,不仅仅是感动
诞女7天后论文答辩 带上满月女儿参加毕业典礼

生科院微生物专业硕士毕业白丽吉(塞舌尔籍)产后第7天,走下病床回校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产后第35天,一家三口一起参加学位授予仪式!当黄达人校长叫到“白丽吉”的名字时,蓝眼睛的小家伙居然心灵感应地“呕奶”了!


白丽吉的幸福生活

MORE推荐给你